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文军实习生赵婉莹10月23日,第十七届国际大学生及青少年艺术博览会(简称“大艺博会”)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本次艺术盛会汇聚了来自全球20个国家近500位艺术家的2000多幅杰作。它用丰富而富有创意的跨界互动,打造体验更好的艺术应用场景和产品,触达艺术,推动艺术走进生活,呈现一场跨界、连接未来的青春盛典。全球视野的青春表达馆分为三大主题区域、13个单元,涵盖油画、水墨、装置、影像等多种媒介。参赛艺术家中,80%以上出生于90后、2000后,62%拥有硕士学位,8%拥有博士和博士后,呈现出“年轻、高水平”的特点。高继根,依偎,65厘米×75厘米,中国画,水墨丝绸,2024年四川美术学院有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北马其顿、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等20个国家的122所院校, 日本、日本、日本、日本、日本、日本、马来西亚、智利、南非。在多元思想笼罩、技术与观念碰撞的时代,在校青年创作者以敏锐的理解捕捉社会情感,以独特的视角记录时代风景。他们从日常生活、技术和文化根源中汲取灵感,将当代思想与传统媒介相融合,以平实的态度拓展艺术的边界。 “进出国际区”就像一个流动的创意场——它既接受“外部”的异质文化基因,又生长“内部”的本土实践智慧。它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内与外”文化对话的立体空间。本届艺博会“进出国际专区”展出了43位艺术家的166件作品。 “Sa”意味着内心的沉浸和转变。特殊区域的艺术家,无论来自哪个世界的尽头,都以“他者”的身份进入这片创作的沃土。他们以异国他乡为镜,在陌生的文化肌理中捕捉新的创作灵感,将本土经验转化为跨文化的艺术语言。国外学生的画布上,不仅有祖国的云朵、山水,还有异国的街巷光影;外国雕刻家的锤子不仅体现了祖国青铜的记忆,也融入了东方木制品榫卯的智慧。深度的“向内”融合,使其成为文化翻译的密码本。 “出”就是外在的突破、共生。什么时候艺术装置的机械臂在展厅中追踪着数字时代的轨迹,当混合媒介将水墨的晕染与油画的光泽结合在一起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巧的融合,更是思维模式的突破。海外学生的装置作品包括对家乡传统艺术品的数字重建,以及对国外社会问题的视觉反思。外国艺术家的画作包括对东方美学的诗意翻译和对全球问题的表达。 “进出”的本质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辩证运动。它不是简单的“进出”,而是文化基因在流动中重新排列、在碰撞中重生的过程。这里的每一幅画都是一段文化对话,每一个装置都是思想碰撞的结晶。当观众驻足在这些作品前时,他们不仅是在观看艺术,更是在参与一场文化的交涉跨越时空的离子——在这里,没有绝对的“内部”和“外部”“部分”,只有无限的创造和转变。在这个版块中,艺术家的身份标签悄然消解,取而代之的是“移动创作者”的共同身份。他们用作品证明,真正的跨文化交流从来不是元素的简单叠加,而是思想的深刻重构;真正的创新总是在边界消失时发生。龚逸森旋转系列-S3 120cm × 90cm 布面油画、丙烯 2019 韩国中央大学 彭家乐认知 7 91cm × 65cm 版画丝网版 2024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阿丽莎谢苗诺娃肖像 120cm × 80cm 布面油画、丙烯 2025 俄罗斯列宾 美术学院正在打破周期、变革,让艺术在今天重获新生,今年的博览会打破了往年“按艺术类别划分展区”的传统,以“学术专业”和“艺术消费”双主线,13个主题单元,呈现多元化的艺术生态。 《水墨意象》关注东方经典水墨媒介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承与演变。墨色从黑开始,但又不止于黑。在中国绘画千年的历史中,水墨既是一种媒介,又是一种哲学。它通过抹水、用笔、用心的律动,在宣纸上创造出万千情景。王雨薇《甜言蜜语》 35厘米×25厘米 彩绘绢本 2025 湖北美术学院创作的当代山水作品超越了传统的孤独、逃避的感受,而是带来了生态学中对自然的宏观和微观的观察。画中的山丘、山谷、森林、泉水,不仅是心灵的天堂,也是对现代环境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鲜花的趣味性鸟不再局限于险恶的寓意或暴力情感的表达,而是注入了对生命本质的观察。植物的繁盛与枯萎、鸟儿的鸣叫,通过艺术家的笔触转化为对生命轮回、毁灭与坚韧的礼赞,充满了现代意识和对生命的关怀。人物之美从历史叙事和程式化的造型中浮现出来,敏锐地捕捉了当代个体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面貌。笔墨的写意性和实用性,是现代人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状态相互协调,实现“同异之间”美的传递,实现“生动写照”的当代转变。水墨图像的“象”既是物象,又是心象,是艺术家和观者共同构建的图像。观众ce期望通过墨色浓淡的变化来感受时间的流逝、空间的扩展和生命的节奏。 “非空间单元——自由计划青年艺术家个展项目”以艺术家个体为中心,通过鞠腾、李非凡、李晓侨、刘恩熙等十位青年艺术家在油画、水墨、混合媒介、版画、摄影、装置、录像、行为艺术等各个领域的艺术技巧,从不同的角度记录时代精神和青春。青春的状态反映了当今青年的思想情感、迷茫与渴望。河流会告诉你一切,你只需要学会倾听。青年艺术家刘恩熙的《流淌》以记忆和旅行为主题。流水、岩石、匆匆的脚步,都成为了时间的见证。它们被记录下来,开始,然后逐渐消失……“我们可以在同一条河里走两次吗?”这个问题贯穿于他的一些作品。水的流动不仅象征着时间,更让我们回望过去、追寻过去。周伟的个人项目《共生剧场——爸爸的理想,爸爸的主题幻想》是艺术家周伟和女婿在共同生活中完成的充满童趣和温暖的艺术实验。它不仅是一套艺术作品,更是一部关于陪伴、互相倾听、互相启发的生活记录。周伟的梦想影像37cm×47cm×43cm雕塑光敏树脂2025年群展《信阳:当代艺术的多元生长》聚焦“当代”,在差异与共鸣的张力中构建多维的理解场域。 《色彩变奏》着眼于油画色彩语言在肖像叙事中的表现力。近年来,多巴胺颜色席卷了社会,以其充满活力、明亮的颜色带来视觉和情感上的愉悦。 《永不劈梨》是山东当代时尚艺术家张超以水果为载体创作的一系列布面丙烯作品。该系列通过梨、火龙果等水果形象传递温暖治愈的情感,贯彻艺术家“食物总能给人带来安慰和安全感”的创作理念。作品采用罕见的洋红色和柔和的绿色,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其IP形象被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张超,永不裂的梨——两个同心梨,80cm×100cm,布面丙烯,2024,打造国民美育课堂,陆北一,昆虫交响乐团,120cm×150cm×50cm,雕塑,2024艺术消费节《生活》与《艺术触手可及》,艺术家、设计师、时尚IPS的统一 与品牌ahesnsya共同打造连接艺术与设计、艺术与生活的“生活美学”版块。 “触手可及的美丽”是致力于将平凡的瞬间转化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表达的艺术家,揭示日常生活中美的普遍性和持久性。 “火星之地——艺术IP典藏展”是一个汇聚原创艺术衍生品、时尚IP、文创设计以及各种稀奇古怪有趣事物的集体创意空间。传达了年轻创作群体对艺术和生活的不同态度和审美情趣。此外,艺博还与中国嘉德、华艺国际拍卖合作设立主题专区,为优秀年轻艺术家搭建市场桥梁。展览期间,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将加深与艺术的接触。开幕当天,将举办三场学术论坛,邀请艺术家、收藏家、企业界领袖共同探讨青年艺术创作、收藏体系建设等问题。开放线下参与,并会进行直播同时在线;艺术家节目的免费讲座节目将在10位创作者在线直播,分享艺术故事。现场还上演两场行为艺术表演,带来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孙子遥 那天日落 296cm × 213cm 纸本设色 2024 中央美术学院 熊元桥 我在这里 油画、丙烯 布面丙烯 150cm × 150cm 2025 吴前宇 中国艺术板 未知 No.9 50cm × 50cm 油画、丙烯木板 2024 艺术 “伟大的艺术博览会不仅仅是一场 几天的展览,也是推动艺术生活的一股力量。”主办方表示,通过这次盛会,武汉市民可以近距离接触艺术之美,让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艺术家的才华被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