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金秋十月,甘肃省敦煌市10万多公顷棉田进入收获季节,这里的棉花大部分产自以前的盐碱地。近年来,敦煌不断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如今,棉花长势好转,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增加了。在敦煌市转渠口镇乌神宫村,农艺师们正在共同对这片盐碱综合管理区的棉田进行收获前的产量测试。敦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何胜兵说:“根据我们的实地测量,这片土地每亩棉株数可达1万多株,这意味着每亩棉花产量至少在400公斤以上,增产40-50%。”盐碱土中土壤上方有一层白色的盐碱层,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养分流失。在这种典型的盐碱土上,目前种植了四种棉花。农业技术部门将选择耐盐碱能力更强、适应性更好、产量更高的品种,全面推进下一步。 敦煌市 是一片广阔的沙漠地区。全市37.72万公顷耕地中,盐碱土占94.6%,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为解决这一困境,近年来,敦煌市综合运用“工程、农学、生物”三大步骤,大力推进盐碱地改良。下 多方式管理,敦煌大部分盐碱地耕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增加,盐分浓度帐篷减少,棉花产量增加10%至20%。随着敦煌盐碱地管理范围逐步扩大,敦煌市苏州镇姚家沟村去年也被纳入整治工程。连日来,大型采棉机满负荷工作,采摘这里盛开的花朵。新疆:样本棉田亩产最高862.99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新疆棉田也传来好消息。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高产建设田间经济专家组测得籽棉平均亩产774.3公斤,最高样点亩产862.99公斤,创下新疆单点单产新纪录。这片高场位于阿拉尔市,面积达200公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与新疆塔里木联合创建江河种业有限公司此次试验的是优质机采棉花新品种“新塔棉7号”,是该种业公司经过12年的南南选育、南北育种培育而成。新疆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李学元说:“在我们辛集这个大片地区,棉花单株结铃超过8-9个是很难的。从100亩棉田来看,达到了10个以上,这是非常罕见的成就,这对整个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新疆为棉花大面积增产、均衡增产提供了优良而重要的技术支撑。贵州石阡:6万多公顷油茶林进入收获季节。贵州铜仁石阡县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当地山区油茶树广泛分布。目前,6万多公顷油茶林进入收获季节。这里的油茶正进入采摘期。水果同时上市的时候,附近的人们就趁着美味的季节来采摘。在石阡县巨峰乡油茶农业科技示范园,3.5万公顷的野生油茶林长势良好。村民们背着篮子,拉着树枝,或者爬上树干,快速装袋水果。每年,除了采摘季节,承包公司还会不定期邀请村民来到这片油茶林,进行除草、施肥等管理维护工作。每人年收入2万元左右。近年来,石阡县持续对低效野油驼林进行管理、保护和优化,种植了大量高产树种。全县油茶产业持续蓬勃发展。精选油茶然后,水果被送往加工公司,在脱壳后选择油茶种子,然后压榨山茶油。目前,石阡县年产油茶果8000吨,产值2000万元以上,带动4000多人增收。甘肃金昌:连日来,戈壁沙漠8万公顷制种玉米丰收忙碌。甘肃河西走廊天气持续转好。在金昌市永昌县,当地农民正赶着晒刚刚从地里收获的玉米种子。金黄的玉米铺满戈壁滩,呈现出一片丰收景象。连日来,在金昌市永昌县水源镇附近的一片戈壁滩上,当地农民趁着好天气,把这里当作了天然的平台,为玉米种玉米。从高处看去,金黄色的玉米就像一颗颗金色的玉米。地毯散开成碎片。农民们分散各处,把玉米晒干。今年,当地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5.37万公顷,其中种子玉米8万多公顷。据了解,近年来,永昌县围绕玉米制种主导产业,通过品种优化,不断提高单产。预计今年玉米种子生产行业全产业链产值将达到8.6亿元。湖南湘潭:晚稻收割正值时节,农民抢抓农时,确保粮食回仓。金秋时节,湖南湘潭开始了一项又一项的收割作业,在农忙季节抓获农民,确保粮食回仓。湘潭市湘潭县是国家稻米改良一体化体系推进县。 13日,在查在湘潭县恩寺镇,五台收割机穿梭在粮食大产区谭志奇今年种植的1064公顷优质双季晚稻中。谭志奇说,每次收割,每天可收割40多公顷水稻。湘潭县是全国水稻增产体系推进县。今年,该县实施“早、晚”种植模式,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6.5万公顷。为确保丰收,农业农村局多次组织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全程提供田间管理服务。